您的位置::佳沃农业网 >> 南垂茉莉

育种人的坚守与传承下斑叶杏

时间:2022年07月19日

育种人的坚守与传承(下)

“再过半年,我会晒得更黑”

——访江苏省大华种业育种者冯维松

立夏前夕,在洪泽湖东部,素有“襟吴带楚游客多”的白马湖泛着阵阵涟漪。白马湖附近的麦田,也应着吹过湖面的微风,扬起阵阵碧绿的麦浪。

“再有2个月小麦就可以收获了!”田埂上,一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一边查看小麦的生长情况一边笑着告诉记者,“这些麦子成熟后作用可大着咧!这些是育种田!”这个年轻人名叫冯维松,今年3月,他正式加入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育种研究院成为了一名育种研究人员。研究院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白马湖农场,这里有近400亩高标准试验田用来进行育种研究和品种的提纯复壮,并承担着国家及省级生产试验、区试展示工作。

艳阳天下,徘徊于麦田边的年轻人走走停停,时不时低头检查田里的麦穗,时不时弯腰清除地上的杂草。“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工作!”冯维松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2012年,身为扬州人的冯维松从扬州大学遗传育种专业硕士毕业后辗转两年多,最终由苏垦农发宝应湖分公司推荐到江苏大华的育种研究院,开始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息息相关的工作。

冯维松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手段筛选和培育优秀的小麦新品种,每年的4月到12月期间,他都要呆在白马湖的育种研究院进行研究。“除了实验室工作外,在小麦进入灌浆成熟期后,基本每天都要进行田间调查。”冯维松笑着说,“风吹日晒的已经习惯了,再过半年,我会晒得更黑。”已经开始每天进行田间调查的冯维松,大约半个月才能回家与女友相聚一次,聚少离多的日子虽然很艰苦,但是冯维松却能够沉下心来投入研究。

2014年,白马湖育种研究院投资700多万元配备了先进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设备,而冯维松成为了第一批使用这些设备的人。“江苏大华的育种研究院种质资源丰富,仪器设备先进,经费投入有保障。”冯维松说,“这里的科研前景更好,对我个人的发展也更有利。”

近年来,各大种子企业自主选育品种的影响力越来越得到认可。2014年,江苏大华将销售额的3.07%用于科研,在这投资的背后是育种模式的转型。“现在公司的育种研发正在从常规育种技术向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转型。”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育种研究院院长张志高告诉记者,“然而分子育种只是辅助手段,并不能完全代替常规育种手段,常规育种是基础和载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育种生活还是会继续下去。

当记者走进江苏大华育种研究院的实验室后,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在将一粒粒的水稻种子按照不同品种、批次装入写好不同编号的纸袋内,在他周围堆着一层层一人多高排满种子的木箱子。“我正在将去年收获的水稻种子编号并分装在样品袋内,这些种子今年要种进实验田进行下一轮筛选。”戴眼镜的年轻人名叫张琦,他是育种研究院的一名技术员。

一个值得推广的品种,从育种方案制定到种质筛选、杂交、选择、鉴定,再到推广之前的区试和品种审定,一般需要6至8年时间,有些需要10年乃至更久。“除了资金投入、设备投入外,人才引进是至关重要的。”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江玉明告诉记者,“我们要培养年龄结构合理的育种研发团队,让老中青研究人员能承继起来,公司每年都会引进硕士或博士学历的年轻人。”

今年,白马湖畔的育种人进行着与往年相似的工作,培育的却是与往年不同的品种。

>>>三农资讯,全球视野,去塞求通

http://>

长沙白癜风

毒鼠强中毒

什么是色素斑

磁共振能检查什么

妍皙保湿精华液

友情链接